
組裝流水線員工工位間距的合理性,直接影響生產效率、操作穩定性與員工舒適度。間距標準需結合產品類型、工序復雜度、設備布局等因素綜合確定,核心是平衡效率。
輕型電子產品組裝流水線,工位間距建議設置為0.8-1.2米。這類產品體積小、操作流程簡單,員工動作幅度小,緊湊的間距可縮短物料傳遞距離。U型布局的組裝流水線,工位間距可取下限0.8米,利用空間優勢提升協作效率;線性布局需預留1.0-1.2米,方便員工移動與物料周轉。
中型家電組裝流水線,工位間距需擴大至1.2-1.5米。家電產品體積較大,組裝時需擺放更多零部件與輔助工具,較大間距能保證操作空間充足。涉及重型工具使用的工位,間距需達到1.5米,避免工具揮舞時發生碰撞,同時預留設備維護通道。

重型機械或大型設備組裝流水線,工位間距應不小于1.5-2.0米。這類產品組裝工序復雜,需多人協作或搭配起重設備,充足間距能滿足大型部件搬運、定位需求。車間通道與工位之間需預留額外空間,確保物流運輸與人員操作互不干擾。
工序復雜度影響間距調整。單一簡單工序如擰螺絲、貼標簽,工位間距可按基礎標準設置;多步驟復合工序如部件裝配、檢測調試,需增加0.3-0.5米間距,擺放檢測儀器與輔助工裝。涉及食品行業的組裝流水線,間距需符合衛生標準,預留清潔通道,避免交叉污染。
人員與設備協同需優化間距。工位旁有輸送皮帶、機械臂等輔助設備時,需額外預留0.5米距離,防止設備運行時碰撞員工。非標定制組裝流水線,需根據定制產品的尺寸與操作流程,個性化設計工位間距,日產能500件以下的小型流水線,可適當縮小間距提升空間利用率。